專注成考“培訓+就業”
打造“產業聚人才,人才興產業”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
?
一、課文導讀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中國現代著名的學者、詩人和戲劇家。1892年生于四川省樂山縣沙灣鎮,1914年初赴日本留學,攻讀醫學。1920年1月至2月,他先后寫下了《鳳凰涅槃》、《爐中煤》等愛國詩篇,后被收錄在作家的第一部詩集《女神》中。1921年7月,郭沫若與郁達夫等人在東京組織了創造社,并創辦了《創造季刊》。從1921年至1928年,他又發表了《星空》、《恢復》等四部詩集。抗戰時期,他寫有歷史劇《王昭君》、《棠棣之花》、《屈原》。新中國成立后,他又創作了歷史劇《蔡文姬》等,成為繼魯迅之后,我國文化戰線上又一面光輝的旗幟。
二、課文內容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負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負了我的思量。
我為我心愛的人兒
燃到了這般模樣!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該知道了我的前身?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棟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總得重見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從重見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鄉,
我為我心愛的人兒到
燃到了這般模樣!
一九二○年一、二月間作
三、課文賞析
本詩寫于五四運動后不久,詩人通過富有反封建反帝國主義的五四運動看到了變革與拯救國家的希望,于是以詩歌的形式表達了對祖國的眷戀。全詩以煤的口吻向心愛的人兒傾訴了衷腸,抒發了作者的愛國激情以及為國獻身的精神。
全詩共四節,第一節寫“我”為心愛的人兒獻身。第二節寫“我”對“女郎”的忠誠和無價的愛。第三節寫“我”的重生,在深層意義上暗喻詩人早年報國救國的愿望的復蘇。第四節寫在“重見天光”之后,“我”對祖國的無限思念。詩人將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對祖國的眷戀之情。
詩人運用了比喻手法,把“五四”以后的中國比喻為“年青的女郎”,把自己比喻為“爐中煤”。兩個比喻使詩情活潑而形象,使本詩的主旨得到生動形象的表達,使抒情變得直接而熱烈,使詩歌的內涵更加豐富、深厚。整首詩通過爐中煤向年青的女郎傾訴愛情的方式展開,賦予爐中煤能思念、會追求、有感情的人格,運用擬人化的手法,給詩人的愛國激情以恰當的宣泄方式,使全詩充滿情致和生命的活力。
全詩托物言志,反復詠嘆,句式基本整齊,大體是隔行押韻,并且一韻到底。在表情達意方面,收到了前后呼應,情感貫通的效果。
四、思考與練習
本詩中有哪兩個主要意象,各有什么象征意義?
【參考答案】兩個意象:“年青的女郎”和“爐中煤”。作者將“五四”以后的新生的祖國比作年青的女郎,視做自己愛戀、追求的對象,象征著經過“五四”洗禮的祖國青春煥發、生機勃勃,表現出作者真摯的愛國熱情。“爐中煤”是作者自喻,用爐中煤的長埋地下象征愛國理想不得實現卻從未停止;用煤的重見天光象征救國大業又現曙光,變革道路充滿希望;用爐中煤的燃燒象征著詩人火熱的激情,表現出他以身許國的愛國激情。
【推薦】上文就是關于四川成考大學語文復習資料相關內容介紹,了解更多關于四川成人高考四川省教育考試院網上報名、四川成人高考分數線、四川函授等相關內容,敬請關注四川成人高考網http://www.vezqp.cn/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四川成人高考 [http://www.vezqp.cn/]本文關鍵詞: 四川成考大學語文
四川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429504262@qq.com